熊猫体育-帕尔默17场球荒陷尴尬,球迷吐槽,别成下一个格拉利什!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英超联赛第28轮,切尔西客场1比2不敌纽卡斯尔联,比赛中,球队夏季新援科尔·帕尔默再度首发登场却依旧未能取得进球或助攻,这已经是他连续第17场比赛未能直接参与进球,上一次有所斩获还要追溯到去年10月份对阵伯恩利的比赛。

这一漫长的“球荒”不仅让球迷感到焦虑,也开始引发媒体和评论员的广泛讨论,不少人将帕尔默与曼城边锋杰克·格拉利什进行比较——后者自加盟曼城以来也屡因进球效率问题受到质疑,尽管格拉利什凭借跑动、串联和战术价值始终占据一席之地,但人们原本对帕尔默的期待,远不止是“战术拼图”而已。

从数据上看,帕尔默本赛季英超出场21次,仅打入1球并送出2次助攻,平均每90分钟仅贡献0.14粒非点球进球,这一数字在英超攻击手中排名靠后,更令人担忧的是,他的预期助攻(xA)和关键传球次数也呈现下滑趋势,尽管跑动积极、经常回撤接应,但他在进攻三区的决策效率和最后一传一射的质量明显不足。


帕尔默出自曼城青训,2023年夏季转会窗以4000万英镑加浮动条款的价格加盟切尔西,彼时,他被视为一位技术细腻、左脚出色、擅长在右路内切组织进攻的年轻球员,甚至有人将他与伯纳多·席尔瓦相比较,切尔西在失去多名攻击手后急需补充技术元素,帕尔默因此被寄予厚望。

赛季初,他的表现确实令人眼前一亮:在对阵伯恩利的比赛中传射建功,对阵阿森纳时也送出关键助攻,他敢于要球、不惧对抗,在波切蒂诺的体系中扮演着前场自由人的角色,不少球迷称赞其“球商高、踢得聪明”,甚至有人开始讨论他是否可能进入英格兰代表队。

然而从十一月开始,帕尔默的表现逐渐陷入停滞,尽管他仍然每场奔跑超过11公里,参与防守拦截,在推进阶段频频回撤接球,但他在进攻端的直接影响力急剧下降,射门不是偏出就是被扑,传球选择也屡遭诟病,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“帕尔默是不是又一个被高估的曼城青训?”“4000万买了个田径选手?”等质疑声音。

随着球荒的延续,越来越多的球迷将他与杰克·格拉利什进行类比,格拉利什在维拉时期是绝对核心、进球助攻双十的数据狂人,但转会曼城后战术角色发生变化,进球贡献大幅下降,转而以控球、吸引防守、保持阵型平衡为主,尽管瓜迪奥拉多次强调他的重要性,但仍无法平息外界对其数据的批评。

如今类似的剧情似乎在帕尔默身上重演,有球迷吐槽:“帕尔默正在格拉利什化——跑动多、颜值高、会盘带,但就不进球。”还有人说:“切尔西买他是用来进球的,不是用来‘拉扯防线’的。”


从技术特点来看,帕尔默与格拉利什确有相似之处:两人都偏好左脚,擅长在左路活动(尽管帕尔默多出现于右路内切),持球时习惯放慢节奏、观察队友,而不是直接冲击球门,他们也都具备优秀的护球能力和传球视野,但在射门环节上均存在明显短板。

两人所处的环境并不相同,格拉利什在曼城拥有极其成熟的战术体系和一群世界级队友,即使自己不进球不助攻,球队依旧能赢球,而切尔西正处在新老交替、战术重构的阵痛期,球队整体表现起伏极大,在这样的环境中,帕尔默的个人缺点更容易被放大,球迷的耐心也更快被消耗。

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心理层面,长期不进球会对攻击手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,尤其是像帕尔默这样年仅22岁、第一次担任豪门主力的年轻球员,比赛中可以看到,他在机会出现时显得犹豫,射门时缺乏自信,传球选择也越来越保守,这些恰恰是“球荒综合征”的典型表现。

切尔西主帅波切蒂诺在近期发布会中仍然表达了对弟子的支持:“科尔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球员,他为球队做出了很多看不见的贡献,进球会来的,他需要的是保持冷静,继续努力。”但与此同时,帕尔默在最近几场比赛中的出场时间已开始出现波动,穆德里克、马杜埃凯等边路竞争者的存在也让他的位置不再稳固。


帕尔默的困境并非个例,从曼城青训出品的多位攻击手,如布拉欣·迪亚斯、杰里米·多库等,在离开曼城体系后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期,曼城的足球以控球和位置轮转为特色,青训球员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,往往更强调战术纪律和配合意识,但也可能弱化了个人决断和进攻侵略性。

这也引出更深层的问题:在现代足球中,一名进攻球员的价值究竟应该如何衡量?是否只有进球和助攻才算“贡献”?格拉利什的例子已经说明,一名球员即使数据不起眼,仍可以通过无球跑动、防守参与、吸引防守等方式为球队带来增益。

帕尔默17场球荒陷尴尬,球迷吐槽,别成下一个格拉利什!

但对于切尔西这样的球队而言,他们更需要的是直接改变比分的人,尤其是在恩昆库长期伤停、斯特林状态起伏的情况下,帕尔默未能兑现进球贡献,自然更容易成为批评的靶子。

帕尔默17场球荒陷尴尬,球迷吐槽,别成下一个格拉利什!


帕尔默才22岁,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和进步,他需要的是打破心魔,重新找回射门感觉,同时也需要在战术层面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——他到底要成为一名得分手,还是策应者?他需要加强哪些环节?是射门训练,还是进攻选择?

切尔西俱乐部也应对年轻球员保持更多耐心,从过往经验来看,许多球星都经历过类似的低谷期,包括德布劳内、萨拉赫等在切尔西一度表现不佳的球员,最终都在其他球队迎来爆发,环境的适应、战术的匹配、信心的重建,这些都是年轻球员成长必经的过程。

帕尔默的“格拉利什化”也许只是一个阶段,而不是最终定位,格拉利什本人也是在加盟曼城第二个赛季后才逐渐找到节奏,并在欧冠决赛中打入关键球,如果帕尔默能够加强自己的终结能力,同时保留现有的跑动和串联价值,他仍有很大机会成为切尔西前场的重要一员。

英格兰足坛历来对年轻球员既充满期待又急于评判,帕尔默目前所经历的,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每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年轻攻击手都要面对的考验,他需要克服的不仅是球荒,还有外界不断比较的声音和日益沉重的标签。

无论最终他会成为下一个格拉利什,还是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,这段17场的挣扎都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课,而对于切尔西来说,如何帮助他突破瓶颈,不仅仅是帕尔默个人的问题,更关系到球队进攻体系能否真正成型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